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下载中心  |  English
网站首页 疫情防护 中医诊疗 中医养生 中药科普 名医名家 杏林典故 体质辨认 老年保健 访客留言 下载中心
栏目导航
中药科普
根茎类
全草类
果实类
菌藻类
中医养生
养生基础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膳食养生
气功养生
中医诊疗
诊断基础
针灸推拿
刮痧拔罐
望闻问切
老年保健
疾病防治
老年心理
老年饮食
联系我们
地址: 中医药知识传播平台
电话: 086-21-12345678
传真: 086-21-87654321
邮箱: YunXinCMS@126.com
网址: http://www.yunxincms.com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信息 > 诊断基础 > 生活与脉象
产品名称:生活与脉象
产品详细说明

情志与脉象的精神话动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凡人过于惊恐悲忧喜怒,脉息也必然发生变化。如《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日:“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统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生活与脉象,重点指精神与脉象,饮食与脉象,劳逸与脉象的变化等。

1、情志与脉象的精神话动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凡人过于惊恐悲忧喜怒,脉息也必然发生变化。如《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日:“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统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喜怒忧思悲惊恐内伤七情之脉,一般是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丽脉急;恐则伤肾而脉沉;悲则伤肺则脉短;惊则气乱而脉动,这是内伤情志为病的脉象变化。可见情志上的恐惧、兴奋、忧虑、紧张等变化都会引起脉搏发生变异。

同时古人还认为上述脉搏的表现是情与脉相应为顺、反之为逆。正如明·李梃《医学入门》日:“喜伤心脉虚,甚则心脉反沉,思伤脾脉结,甚则脾脉反弦;忧伤肺脉涩,甚则肺脉反洪;怒伤肝脉濡、甚则肝脉反涩;恐伤肾脉沉,甚则肾脉反濡。”这是反常情况下的脉象,表示病情危重难治,也说明脉象有常有变,决非刻板的公式。清·陈士铎《辨证录》日:“脉可凭,叉不足凭。”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要求医生,要知常达变,才能了然于心而明确诊断

2、饮食与脉象,饮食与脉象显而易知者如酒后脉多数,饭后脉多洪缓有力,久饥脉多弱。饮食之伤、重点在于五味之偏嗜,五昧所伤内舍于相应脏腑,故清·王汉皋《医存》说:“若饮食之五臭,伤平偏食,则脏腑之阴阳为其所挠而气血之行非速即迟,不能循其常度,故多食香甘则挠脾胃土;多食膻酸则挠肝胆木‘;多食焦苦则挠心小肠火,多食腐成则挠肾膀胱水;多食腥辣则挠肺大肠金。昧人脏腑,变涩与糙;臭入脏糙,变臊与殠。涩乃酸成之变,糙乃苦辛之变;臊乃焦腥之变;殡乃腐膻之变。当其变时,则脉亦忽数忽迟忽大忽小面无定,皆饮食不节之咎也,此特迫以致之,原非病脉率象,比及时过则不复然矣。若诊者适逢其时、不知细察,认为病象,其误非浅。”这些论点是正确的,是值得临证者重视的。

3、劳逸与脉象脉象的变化和工作性质与劳逸有直接的关系,如速行者脉急,剧动者脉必洪,久逸者脉必沉,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体力劳动者脉多实。《素问·经脉别论》日:“黄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日:凡人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肺。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腐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内经》举喘、汗为例,从病理上阐述了脉与动静劳苦的关系。虽只言病机不言脉象而脉涵泳于内也,故情·周学海《脉义简摩》注日:“此脉之因劳动而变者也。问脉而答以喘与汗者,言喘与汗而脉象病机举在其中也。”

总之,脉象受气候、生活、劳逸等影响而脉象变幻无定,所以清·王汉皋《医存》说:“有是病必有是脉,乃病证之常也。乃有昨日脉浮,今日变沉,晨间脉缓、夕间脉数、午前脉细、午后脉洪、先时脉紧、后时脉伏、或小病而见危脉,或大病而见平脉、或全无病而脉异于昔脉,变态不常,难以拘执。然既有变故,惟在善用心者,详问其故,核对于先后所诊之脉之证,则其脉变之由来及新夹之证,皆洞明矣。苟不详问脉变之故而但据脉立方、鲜不误者。”清-周学海注曰:“脉之忽变者,其内系于元气之盛衰存脱者则形神俱变,若中气虚乏之人,往往小有劳逸,饥饱寒暖,其脉即变,此不过形之迟数,强弱有异而其神之为忙、为暇、为王、为衰,细审之未尝变—。”

(本文转载自中医诊疗网)


友情链接: 新华网 | 人民网 | 交通部 | 铁路总公司 | 中国天气网 | 百度 | 新浪 | 江西省卫健委 | 
地址:中医药知识传播平台  电话:086-21-12345678    
CopyRight © 2024 中医药知识传播平台  版权所有